山海有情 携手前行|辽宁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
山海有情 携手前行|辽宁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
山海有情 携手前行|辽宁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
辽宁丹东獐岛风光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(tīng)供图
在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旁,工作人员正为6月13日开幕的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(lǚ)融合发展大会做(zuò)准备,这片见证红山文化的土地,如今成为辽宁锚定“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”的缩影(suōyǐng)。
从渤海之滨到(dào)辽西沙地,从工业遗迹到冰雪(bīngxuě)森林,一场资源活化、产业升级、民心凝聚的发展热潮正在辽宁大地涌动。
文体旅融合点燃(diǎnrán)消费引擎
晨光熹微,大连港东五街上已架起(jiàqǐ)一排相机,摄影爱好者在耐心等待拍摄巨轮“穿行”楼宇的瞬间。这条因“直通大海的街”爆火的“网红”马路,日均吸引上千游客,当地为此增设拍照专区、调度(diàodù)敞篷巴士,将流量转化为服务(fúwù)升级(shēngjí)的实践。
2023年9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(quánmiàn)振兴座谈会上作出战略(zhànlüè)部署。辽宁(liáoníng)闻令而动,提出“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”,将融合之路提升至全面振兴的战略高度。
2024年,辽宁推出“跟着演出去旅行”“跟着赛事去旅行”“跟着展览去旅行”三大主题(zhǔtí)品牌。随后,一场(yīchǎng)鞍山千山(qiānshān)定向越野赛刷新了景区门票纪录;一场铁岭马拉松让铁锅炖、锅包肉冲上热搜;沈阳(shěnyáng)全民健身大赛等50余项赛事贯穿全年,拉动(lādòng)餐饮、住宿消费超5亿元;营口(kǒu)辽河口湿地“鸟浪奇观”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;盘锦红海滩湿地科学馆年接待观众(guānzhòng)46万人次;冰雪季“滑冰+泡泉”套餐让弓长岭温泉酒店入住率达95%。
文化场馆成为“新宠”,2024年全省博物馆(bówùguǎn)接待观众(guānzhòng)3985.6万人次。辽宁省科技馆的(de)“网红”IMAX GT巨幕影厅,2025年端午(duānwǔ)假期综合票房突破15万元,超2万张惠民观影券被领取。
2024年,辽宁接待游客(yóukè)6.52亿人次、实现旅游收入6325亿元,同比增幅均超25%。“辽宁持续做好‘文旅+百业’‘百业+文旅’大文章(wénzhāng),推进文化(wénhuà)(wénhuà)自信自强,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目标任务,推动(tuīdòng)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。”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艾芳琳说。
从资源活化到产业(chǎnyè)振兴
在阜新彰武县,纪录片(jìlùpiàn)《大漠初心》正(zhèng)循环播放。这部荣获“五个一工程”奖的作品,记录了几代治沙人将当地森林覆盖率从2.9%提升至34.5%的事迹。如今,沙地栽种(zāizhòng)的樟子松林成为(chéngwéi)生态研学基地,特色林果产业惠及20余个村庄。
文化“活水”如何润泽经济?辽宁的答案是(shì):老资源焕新颜。在沈阳1905文化创意园内,工业遗存变身艺术展厅与沉浸式剧场,“工业遗存+艺术体验(tǐyàn)”模式带动周边消费增长30%。阜新黄家沟滑雪场(huáxuěchǎng)依托废弃车间建起雪道(xuědào),冰雪季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。
当观众推开(tuīkāi)大连东关街28号院的大门,沉浸式戏剧《老酒馆(jiǔguǎn)》在此(cǐ)开锣,这座以“戏剧+街区+科技”的露天剧场,2025年端午假期为东关街带来了最高7万人次的日客流量。锦州奉国寺因游戏《黑神话:悟空》取景成为(chéngwéi)热门打卡地,游客量同比增长140%。
在葫芦岛,“空中瞰长城”航线开辟低空旅游新场景;大连博涛(bótāo)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“全国(quánguó)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”,其打造的机器人剧场年营收破亿元;沈阳(shěnyáng)EX未来科技馆仿生机器人“小柒(xiǎoqī)”成科普明星,150项专利撑起技术“护城河”。
2024年,沈阳(shěnyáng)获得全国“游客满意十佳城市”“冰雪旅游十佳城市”荣誉(róngyù)。沈阳小河沿(héyán)早市开设免费行李寄存处;丹东开放(kāifàng)机关停车场,缓解自驾游“停车难”困难;大连建立外籍游客“一站式支付中心”,境外信用卡畅刷无阻。
铁岭秧歌戏《不了情》下乡(xiàxiāng)演出时,农民演员赵大娘在台上唱起自家故事;朝阳县唐杖子村“村晚”连办30年,该村(gāicūn)党支部书记李春军说:“菜园子里唱歌跳舞,日子越过越甜!”过去一年,全省1200场文化惠民(huìmín)活动,让艺术从剧院流向(liúxiàng)田间地头。
文体旅产业振兴,也让(ràng)民企迎来发展春天。9家金融机构推出“免申(miǎnshēn)即享”贷款,文旅企业最快48小时获资;桓仁、喀左、兴城获评(huòpíng)“文旅强县”,奖励资金直达企业;G228沿海公路串联10省资源,黄海自驾营地获评全国5C级(jí)营地,民营驿站迎来源源不断的客流。“仅用(jǐnyòng)一周就拿到贷款,解了温泉(wēnquán)改造的燃眉之急。”阜新宝地温泉小镇(xiǎozhèn)负责人介绍,温泉搭配中医铺、非遗市集,该创新场景入选省级消费新场景,年接待游客量翻番。
在绥中县祝家(zhùjiā)沟村,村民搬入(bānrù)灾后新居发展乡村旅游,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丽丽说:“吃上旅游饭的底气更足了。”
“不靠(bùkào)‘一招鲜’,不吹‘一阵风’,让(ràng)辽风辽韵深入人心,方显山海真情。”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,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、厅长刘伟才说(shuō)。
辽宁文旅的时代答卷已然(yǐrán)写就——以融合之火点燃经济,以文化之光温暖民心(mínxīn),一幅“文体旅兴、百姓富足”的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。
2025年(nián)6月11日《中国文化报》
《山海有情 携手前行(qiánxíng)》



辽宁丹东獐岛风光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(tīng)供图
在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旁,工作人员正为6月13日开幕的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(lǚ)融合发展大会做(zuò)准备,这片见证红山文化的土地,如今成为辽宁锚定“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”的缩影(suōyǐng)。
从渤海之滨到(dào)辽西沙地,从工业遗迹到冰雪(bīngxuě)森林,一场资源活化、产业升级、民心凝聚的发展热潮正在辽宁大地涌动。
文体旅融合点燃(diǎnrán)消费引擎
晨光熹微,大连港东五街上已架起(jiàqǐ)一排相机,摄影爱好者在耐心等待拍摄巨轮“穿行”楼宇的瞬间。这条因“直通大海的街”爆火的“网红”马路,日均吸引上千游客,当地为此增设拍照专区、调度(diàodù)敞篷巴士,将流量转化为服务(fúwù)升级(shēngjí)的实践。
2023年9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(quánmiàn)振兴座谈会上作出战略(zhànlüè)部署。辽宁(liáoníng)闻令而动,提出“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”,将融合之路提升至全面振兴的战略高度。
2024年,辽宁推出“跟着演出去旅行”“跟着赛事去旅行”“跟着展览去旅行”三大主题(zhǔtí)品牌。随后,一场(yīchǎng)鞍山千山(qiānshān)定向越野赛刷新了景区门票纪录;一场铁岭马拉松让铁锅炖、锅包肉冲上热搜;沈阳(shěnyáng)全民健身大赛等50余项赛事贯穿全年,拉动(lādòng)餐饮、住宿消费超5亿元;营口(kǒu)辽河口湿地“鸟浪奇观”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;盘锦红海滩湿地科学馆年接待观众(guānzhòng)46万人次;冰雪季“滑冰+泡泉”套餐让弓长岭温泉酒店入住率达95%。
文化场馆成为“新宠”,2024年全省博物馆(bówùguǎn)接待观众(guānzhòng)3985.6万人次。辽宁省科技馆的(de)“网红”IMAX GT巨幕影厅,2025年端午(duānwǔ)假期综合票房突破15万元,超2万张惠民观影券被领取。
2024年,辽宁接待游客(yóukè)6.52亿人次、实现旅游收入6325亿元,同比增幅均超25%。“辽宁持续做好‘文旅+百业’‘百业+文旅’大文章(wénzhāng),推进文化(wénhuà)(wénhuà)自信自强,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目标任务,推动(tuīdòng)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。”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艾芳琳说。
从资源活化到产业(chǎnyè)振兴
在阜新彰武县,纪录片(jìlùpiàn)《大漠初心》正(zhèng)循环播放。这部荣获“五个一工程”奖的作品,记录了几代治沙人将当地森林覆盖率从2.9%提升至34.5%的事迹。如今,沙地栽种(zāizhòng)的樟子松林成为(chéngwéi)生态研学基地,特色林果产业惠及20余个村庄。
文化“活水”如何润泽经济?辽宁的答案是(shì):老资源焕新颜。在沈阳1905文化创意园内,工业遗存变身艺术展厅与沉浸式剧场,“工业遗存+艺术体验(tǐyàn)”模式带动周边消费增长30%。阜新黄家沟滑雪场(huáxuěchǎng)依托废弃车间建起雪道(xuědào),冰雪季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。
当观众推开(tuīkāi)大连东关街28号院的大门,沉浸式戏剧《老酒馆(jiǔguǎn)》在此(cǐ)开锣,这座以“戏剧+街区+科技”的露天剧场,2025年端午假期为东关街带来了最高7万人次的日客流量。锦州奉国寺因游戏《黑神话:悟空》取景成为(chéngwéi)热门打卡地,游客量同比增长140%。
在葫芦岛,“空中瞰长城”航线开辟低空旅游新场景;大连博涛(bótāo)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“全国(quánguó)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”,其打造的机器人剧场年营收破亿元;沈阳(shěnyáng)EX未来科技馆仿生机器人“小柒(xiǎoqī)”成科普明星,150项专利撑起技术“护城河”。
2024年,沈阳(shěnyáng)获得全国“游客满意十佳城市”“冰雪旅游十佳城市”荣誉(róngyù)。沈阳小河沿(héyán)早市开设免费行李寄存处;丹东开放(kāifàng)机关停车场,缓解自驾游“停车难”困难;大连建立外籍游客“一站式支付中心”,境外信用卡畅刷无阻。
铁岭秧歌戏《不了情》下乡(xiàxiāng)演出时,农民演员赵大娘在台上唱起自家故事;朝阳县唐杖子村“村晚”连办30年,该村(gāicūn)党支部书记李春军说:“菜园子里唱歌跳舞,日子越过越甜!”过去一年,全省1200场文化惠民(huìmín)活动,让艺术从剧院流向(liúxiàng)田间地头。
文体旅产业振兴,也让(ràng)民企迎来发展春天。9家金融机构推出“免申(miǎnshēn)即享”贷款,文旅企业最快48小时获资;桓仁、喀左、兴城获评(huòpíng)“文旅强县”,奖励资金直达企业;G228沿海公路串联10省资源,黄海自驾营地获评全国5C级(jí)营地,民营驿站迎来源源不断的客流。“仅用(jǐnyòng)一周就拿到贷款,解了温泉(wēnquán)改造的燃眉之急。”阜新宝地温泉小镇(xiǎozhèn)负责人介绍,温泉搭配中医铺、非遗市集,该创新场景入选省级消费新场景,年接待游客量翻番。
在绥中县祝家(zhùjiā)沟村,村民搬入(bānrù)灾后新居发展乡村旅游,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丽丽说:“吃上旅游饭的底气更足了。”
“不靠(bùkào)‘一招鲜’,不吹‘一阵风’,让(ràng)辽风辽韵深入人心,方显山海真情。”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,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、厅长刘伟才说(shuō)。
辽宁文旅的时代答卷已然(yǐrán)写就——以融合之火点燃经济,以文化之光温暖民心(mínxīn),一幅“文体旅兴、百姓富足”的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。
2025年(nián)6月11日《中国文化报》
《山海有情 携手前行(qiánxíng)》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